公告

 繁體


财经视点

 

 

 

 
 基于对比特币BTC等虚拟货币来价值的担忧而特别提示

         随着数字稳定货币数字币HKC®广泛深入应用于各种经济领域,正被狂热的投资者追捧并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比特币BTC,自然地会与数字币HKC®发生交集,为此,我们认为需要对比特币BTC等虚拟货币的概念作出解读,以策投资者 ;
 

(一)、比特币BTC巨大经济泡沫的制造者

 
 比特币BTC”正在烈火烹油,变得滚烫。

       虚拟的中本聪先生大胆地借助区块链开发技术并怀着去中心化的美好理想而推出的一种虚拟货币--比特币BTC,比特币BTC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其初衷应该是希望成为一款取代中心化政府货币的具有货币价值的虚拟货币,在自其诞生之后的世界中扮演了一轮不可或缺的角色,且非常震惊地在世界金融圈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人们对其用途以及价值定义的模糊导致其价格波动巨大,其独有的24小时无间断的二级市场无限制的交易又进一步扩大了其投机性,人们不能深刻认识这种投机性的本质,不是在高度理性的状态下参与这个投机活动,而是在极度贪婪的强烈情绪中过度地对比特币进行频繁无序地操作,引发异乎寻常的疯狂,使不少人都因为比特币一夜暴富或倾家荡产,创造无数亿万富翁和无数倾家荡产的巨大经济泡沫;这个被冠以“金融创新”的严重违反传统市场交易规则并存在非常明显的经济陷阱的奇特形象,居然在民间大行其道,一度致使数个国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禁止这场投资比特币的豪赌,投资比特币便成了人们眼中“传销式”的骗局,比特币市场俨然已变成投机者伸展拳脚的、无序的赌池;
1, 比特币的定义:比特币BTC不是货币,而是一种没有经营主体,没有信用基础,没有任何实物支撑的,毫无价值的,借助区块链去中心化概念(事实上是由自称是中本聪的人在维护控制的系统)炒作起来的,经一群昏了头的且极度贪婪的币圈人通过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所谓“虚拟货币交易所”的人为恶意频繁无序地操作而产生的一个几乎没有基本面可言且无法估值的虚幻的三无产品(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产品) ;
2,比特币的价值:比特币因人为恶意操作而产生价格的极端波动性和获利成本的不断上升而不具备作为价值储藏、避险工具、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的货币价值属性,也因该产品是在一个无序无度无节并极端不稳定的没有监管的交易市场运作,导致其断崖式的价格波动幅度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泡沫(如同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而失去应有的货币信仰而不具备意图获利的投机价值;导致公众对比特币价值的构成产生了极大的怀疑,甚至怀疑比特币价格波动是被某个毫无公信力的稳定币所操控这将颠覆所有人对比特币以及数字货币的认知,动摇整个数字货币的根基;
3失落的比特币:迄今为止,CNE从不认可虚拟的比特币BTC,然而,我们极端惊讶、万分无奈地看到,这个被冠以“金融创新”的三无产品几乎是严重违反传统市场交易规则并存在非常明显的经济陷阱的奇特投机行为,却异乎寻常地在民间大行其道一度致使数个国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禁止这场投资比特币的豪赌,如今整个炒币圈仍然疯狂地在虚拟货币的粪坑里日以继夜地操作着那些“貌似小孩过家家级的”炒币游戏,而这个“看起来像幼儿园小朋友玩的“游戏,居然在近三年来已经发展成了全球最大的资金蓄水池,比特币市场俨然已变成那些“看起来‘怪怪的’,其思维与常人有别,无法与‘好人’、‘正常人’并列,无法把他们纳入正常社会体系中的‘失常的投机人’”伸展拳脚的、杂乱无序的、具有“传销式骗局的赌池;而且还毫无愧意地欣然笑纳并承载了全球泛滥的由那些“看起来很正常、很有理智、道貌岸然且貌似钱多到用不完的‘正常的投资人’”把持的资金洪流;令人惊讶、失落、困惑和彷徨;

 

(二)、比特币BTC是否符合泡沫的定义吗?

 

根据1926年的《政治经济词典》,泡沫的定义是“任何与高度投机相关的不正常的活动”,简而言之,泡沫就是价格疯狂上涨,到最后再疯狂地下跌。泡沫发生的原因包括羊群效应、非理性行为、自欺欺人以及盲目从众。在这里,推动性的力量不是投资者的心理状况,而是市场的情绪。

由于媒体的宣传和误导,比特币在人们心中似乎是一个去中心化和独立的货币系统,然而,事实上又是如何?

  按照比特币的规定,如果51%的矿机认可一项交易,这项交易就被承认合法;根据英国剑桥大学的报告,全球比特币矿机之中,有65%的运算能力集中于中国,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新疆境内,占全球总运算能力的35.76%,四川省仅次于新疆,占9.66%,随后是内蒙古,占8.07%;排名第二的美国运算能力仅占全球7.24%,只有中国的9分之一,第三名俄罗斯占6.9%,第四名哥萨克斯坦占6.17%

       由于全球比特币运算能力三分之二中国,如果被人为控制了这些矿机,就可以假冒或操纵比特币的交易;比特币完全是可以被人操纵的虚拟商品,其公正性值得怀疑; 

现在,比特币是否符合泡沫的定义呢?

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上泡沫发生的过程,以及探寻它们对于金融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行为意味着什么。

 一、比特币定义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其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所有的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仅有2100万枚,具有的稀缺性。并且由于其产出速度不断的下降,计算难度不断增加和算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导致其具有极其鲜明的通缩属性。

        2021年3月13日,比特币突破60000美元。2022年11月10,比特币下跌至18600美元。

二、比特币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避险价值的凸显

2008年是比特币这一理念被提出的一年,也是全球金融危机大爆发的一年,事实上,比特币与这场经济危机密切相关。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导致了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垂头丧气,对中心化政府货币的信心开始动摇。基于此状,中本聪大胆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从此比特币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比特币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这与常规的中心化政府货币鲜明地区别开来,也是其最大的特点。故而,何为中心化?何为去中心化?从货币的角度来讲:

①“中心化”便是指货币由国家,政府授权统一发行,且会颁布相应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并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市场监管,而这些货币的持有者并不能对“中心”产生任何大的影响,也不允许另设“中心”。

②“去中心化”则是指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都是一个中心,都是一个监管机构,而货币的发行则是以奖励的形式发放,奖励给那些帮助核算,监管,封存交易信息及记录的节点。

相比之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去中心化的优势——对于货币的违规非法操作极难实施,且由于其去中心化世界货币的属性使得其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系统中所存在的剥削性质的行为——例如,政府大量印刷货币以作军费或他用导致货币贬值,人民手中的财富急速下跌,形成一种变相的剥削,抑或是来自别国的经济制裁导致的本国经济下行,货币价值的大幅蒸发。故此,每当局势动荡或战争气氛浓烈时,比特币的避险价值就会凸显出来。

例如,20189月的伊朗比特币市场上,一枚比特币的价格最高竟高达25887美元/个,相比于当时约7000美元/个的国际均价,其溢价程度堪称恐怖。这种情况的发生的根本动因便是当时的时局动荡——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以及开始奏效,伊朗经济水平不断下行,产业发展陷入窘境。关键,经济制裁带来了伊朗法币价值的崩塌,据统计在20189月份,伊朗官方规定的法币“里亚尔”兑美元汇率已经上涨至约1500001,相比于官方规定的里亚尔兑美元汇率420001,其已贬值了约百分之八十。
       法币价值的严重滑坡导致了伊朗人民对其丧失信心,陷入恐慌,对于避险投资产品的需求也随之爆发。自2018年第二季度起止20199月,伊朗对黄金的需求增长了三倍之多,占中东地区总需求的百分之七十五,也正是这段时间,另一个避险产品“比特币”进入了伊朗人民的视野。另一方面,伊朗政府对数字货币的态度几乎是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在20184月份才发出禁令命令所有伊朗境内的金融机构不得为数字货币提供服务,且不允许民众参与数字货币交易的伊朗政府,在仅仅短短几个月后的20188月初却放出了对数字货币的明显拥抱态度,表示已在研究如何开采数字货币以及建立数字货币的在线交易所,并宣布那些数字货币将被合法化。甚至伊朗政府打算学习委内瑞拉,发行一个类似于“石油币”的加密数字货币。这些明显的利好信号,直接引爆了伊朗人民对于比特币的热情,但由于伊朗境内数字货币交易所等基础设施仍未重建完成,便导致了一种严重的供求失衡现象,一时间,比特币价格暴涨,价高者得。于是乎,便有了20189月份伊朗地区比特币的疯狂溢价。也是由此,比特币的避险价值可见一斑。

三、比特币价值几何

基于比特币的背景,比特币无论是作为货币还是商品,其价值具有:①避险价值,②投机价值,③货币价值,④期望价值。

(一)比特币的投机价值

投机价值的定义是这样的:“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并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由此可见,投机者是追求由市场出现的价差带来的短期利润,这就要求市场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较强的流动性,而比特币市场多是全球性市场,交易用户也多为活跃,资金流通量大,而且比特币交易所大多数是24小时不歇业的,这使得市场的流动性极强,而且作为一款不创造实际财富的数字金融产品,比特币相当于公司股票证券而言缺少对其进行长期投资的投资人,这导致了其换手率较证券市场而言极高,同时也造就了其价格的巨大波动性——其一天的涨跌幅常常可以达到百分之十五以上。再加上比特币交易所设置的合约期货和高杠杆倍数,令其投机价值被夸张式的放大!这也使得目前比特币在世界上大多数局势较为稳定的区域以投机价值最为凸显,不少人都因为比特币一夜暴富或倾家荡产,一度致使数个国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禁止这场投资比特币的豪赌。毕竟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比特币的避险价值并未十分地凸显,投资比特币便成了人们眼中“传销式”的骗局。

(二)比特币的货币价值

其实,比特币诞生的最初愿景并不是成为一款完美的投机产品,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初衷是希望其成为一款取代中心化政府货币的完美货币,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一款可以剔除剥削,在全世界自由流通的货币。换句话说,中本聪先生发明比特币时所希望凸显的是他的货币价值,而非当今作为主流的投机价值。

那么在当今社会,比特币的货币价值究竟为何呢?这得从2010年发生的第一笔比特币换实物交易说起——2010518日,一名名叫Laszlo Hanyecz的人在比特币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换披萨?》的帖子,帖子中他表示愿意用一万个比特币去换披萨,最好换两个,并且写上了自己喜欢的口味。终于在4天后,有人愿意和他换了。于是他便成功用一万个比特币换到了两个披萨!

在现在看来,这件事可能很蠢,毕竟一万个比特币在今天已经是几乎一亿美元,换两个普通的披萨实在不值,但这不得不说是比特币发展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因为这是有史以来,比特币第一次被用于实物交易,也代表着比特币真正意义上作为货币的开端。

但比特币的货币价值,真的就是这份“天价披萨”带动的吗?不是的,让比特币货币价值完美体现的,应是暗网交易。众所周知,暗网与比特币最大的契合点便是他们的加密性,隐蔽性以及随之带来的安全性,再加上这两者皆有的极客熟悉(这两者都是在“加密朋克”运动中诞生的),使得比特币与暗网交易的需求完美匹配,二者简直天造地设。早在2012年时便有数据显示,百分之三十比特币的交易老源于暗网(其他多是交易所里的投机交易),而到了2014年,暗网中平均每天的比特币交易量达到了65万美元,甚至一度超过了当年比特币的主流交易所BitPay 43.5万美元的日平均交易量。可以说,暗网交易成了比特币货币价值的最大来源。即使是在2016年后,比特币交易在暗网交易的总体占比下降(比特币由于受到世界各地投机者的青睐,价格大涨,随之导致了支付手续费暴增,交易速度严重下降,致使其他数字加密货币抢占其原先的市场份额),我们也仍能在近期的暗网丑闻里看到它的身影,例如2018年暗网爆出酒店住宿个人信息售卖的丑闻——华住集团旗下各大酒店,包括汉庭、海友、桔子等各档次酒店的住户个人信息共计1.5亿条被售卖,而价格是8个比特币或52个门罗币;无独有偶,还是2018年,顺丰快递的3亿条快递订单消息被挂在暗网上出售,售价为2个比特币。

不得不说,比特币作为数字加密货币领域的先驱者,其常年市值占据整个行业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其在暗网交易中的地位以及由暗网交易所支撑起的货币价值仍是无可撼动的。

与暗网挂钩使得比特币获得了其在现实世界货币价值基础,但却未能给这现实社会中的普罗大众留下好印象,毕竟暗网中的交易多是违法犯罪,上不了台面的。但近几年电子支付诸如Paypal、微信、支付宝、apple pay、云闪付在全世界的普及似乎使人们对比特币的态度趋于缓和,即使二者联系并不大,而且性质也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取代了现金。随着人们口袋里装着的现金越来越少,手机里装着的电子支付工具越来越多,人们对比特币的价值认知也逐渐由模糊走向了清晰,一昧的对其价值的否认也变得不再合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体现其货币价值的途径将不仅仅来自于暗网交易。

(三)比特币的期望价值

讨论完了比特币在当今世界的避险,投机,货币三大价值,我认为有必要对比特币的期望价值,也即比特币在未来世界可能存在的价值进行自己观点的表达。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比特币的期望价值不同于前文论述的三种价值,期望价值是比特币信仰者最看重的价值也是大多数投资者投资比特币时所信任的价值,而且,比特币期望价值的存在是基于比特币的超前性——它虽是二十一世纪初的产物,但是可以令其真正发扬光大的时代尚未来临,就像是梵高的画作,当时的人并不承认其令人惊艳的艺术风格以及其潜在的巨大价值,直到梵高去世百年后其才被世人承认,奉为史诗。所以我们认为比特币的期望价值是远远大于其当今的价值的,当然,当比特币的超前性不复存在时,其期望价值也将不复存在。

所谓期望价值,我们将其分成两点来进行阐述,一是比特币自身的价值(挖掘比特币所付出的成本),二是比特币在未来被人们赋予的价值(其在未来的避险,投机,货币价值)。

1.比特币期望价值之比特币自身的价值。比特币自身的价值指的是凝结在比特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通俗点说,就是人们为了获取比特币而付出的各类成本之和。众所周知,比特币不是天然形成的,人们若想要获得比特币就必须利用矿机(用于赚取比特币的计算机,这类计算机一般拥有专业的挖矿晶元,多采用使显卡处于高负载状态的方式工作,耗电量大)去参加虚拟货币的正常运维并为之提供大量的算力。而在挖掘比特币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工成本,电力成本以及对提供算力的计算机的设备维护和维修成本。在这几个成本元中,最突出的是电力成本,因为持续强劲的算力的提供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因此,比特币期初又被称为“电本位”货币。在比特币初创时,人们就是以挖掘比特币所消耗的电力成本来作为网站上交易的报价。而由于比特币的产出速度正经历着一轮又一轮的降速,导致人们为挖掘一个比特币所需付出的算力正逐渐加大,这也导致了热门需要付出更高的电力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使得比特币自身的价值也随之增高,但这不是实际价值,对于比特币自身而言是一种没有价值的价值。

2.比特币期望价值之比特币在未来被人们赋予的价值。

比特币在未来是否能具有更广泛的使用价值?毕竟,决定比特币的未来的,是人们对其的认可程度,如果人们一致认为其一文不值,那么挖掘比特币所付出的成本也将付之东流。就目前而言,阻止比特币在现实世界中作为货币进行正常交易的最大元凶无疑是其价格巨大的波动幅度,这导致其无法正常履行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而比特币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私人货币,其价格受到供给有限,发行成本上升,政府监督变化,区块链应用推进,自身技术升级,用户基数扩大以及市场投机炒作长期存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故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比特币的价格是难以稳定的。但若从发展的眼光看,随着法律的健全,政策的清晰,市场机制的完善,投机预期的收窄以及交易流通技术的进步,这些导致比特币价格波动大的问题终将被解决。此时比特币的流动性将大大增加,而且由于比特币自身所携带的高保值性,高安全性和交易隐秘性,其甚至可以成为比黄金为强大的避险资产和贮值工具。其货币价值的体现也不会再局限于暗网中的肮脏勾当,许多公司中的大额转账或者个人资产的大额转移也会偏好这种流动性,安全性更强的货币,甚至国家银行都会做好比特币储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交易需要。

另外,由于比特币拥有与黄金类似的总量有限性,这使得其拥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保证,甚至可以称之为“数字黄金”。而随着人们在未来对比特币认可度的提高和使用率的增加,比特币价值的增高将势如破竹。但同时比特币的期望价值也将随之减少(除非比特币出现了新的革命性的应用导致其期望价值增大),因为期望价值由其超前性的大小决定的,当比特币逐渐被世界认可时,其期望价值正逐渐转换为其在市场上所表现出的价值,而随着市场价值的进一步增大,比特币的期望价值终将无限接近于0

   经过十年的成长和历练,以及不断的宣传,比特币已经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令大众失望的是,十年已经过去了,比特币并没有达到当年创始者对的预期,并没有成为全球通用支付手段。

 (三)、全球最大最危险的资金蓄水池---比特币引爆的危机
 
         近十年来,比特币之类的虚拟货币炒作之风受到了全世界主流政府的联手打击。中国方面是直接断开了虚拟货币与整个金融的兑换链接,将虚拟货币兑换成人民币构成刑事犯罪。在美国那边稍微缓和一点,它规定一万美元以上的虚拟货币交易都必须向美国国税局报备,私下交易构成洗钱和逃税等重大违规,将予以严惩。
       但是,整个炒币圈转入地下,现正游离在全球正统金融体系之外,那些所谓的虚拟货币交易所都不知道算个啥玩意儿,交易和兑现规则都是几个数码狗瞎编的,也没有任何备用金或其它任何金融保障措施,但就是这种堪称是小孩过家家级的烂玩意儿,近三年来已经发展成了全球最大的资金蓄水池。根据比特币家园网站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比特币交易量2.21万亿美元,2019年暴增到6.11万亿美元,2020年继续暴增到11.67万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又干到了6.13万亿美元,全年超过20万亿美元不是梦。
       20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美国股市年成交量约50万亿美元,中国股市年成交量约30万亿美元。虚拟货币市场,这个连最基本的交易规则都是胡扯八道的玩意,居然已经成为美国上市股票和中国上市股票之外,全球第三大交易品种,把全球各大商品期货市场那小小的万把亿美元成交量,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在这里,我必须详细阐述,资金蓄水池这个概念。
       所谓资金蓄水池,就是将资金死死的圈在金融账户之内,让它无法流向实体经济。在这个角度上,股市和期货市场,都是蓄水池。在这个池子里的资金,是不会流出去买米买油买钢材的。那些在期货市场给螺纹钢下多单的货,他们也绝不愿意真的拿下这批钢材,他们也就是跟空头相互拿着钢价赌博罢了。资金在股票账户和期货账户之间流转,你输我赢,爆仓或者大赚,资金池越来越大,由此,就吸纳了社会上泛滥的现金,尽可能抚平通胀的浪潮。实在抚不平的,比如极度恶性通胀的委瑞内拉,其实股市指数近四年来也是五十倍五十倍的涨,好歹也起到了一点点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房地产当然不是什么蓄水池。你买房花的每一分钱,都会变成土地款(然后被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变成钢筋水泥,变成地产公司的工资,变成银行的利息,总之,没有任何一毛钱会沉淀在金融账户里。恰恰相反,由于在整个资金循环过程中不停的放杠杆,你花的一分钱,经过循环以后轻轻松松就能变成一毛钱,放大十倍容易得很。所以,你越是买房,被各种信用杠杆创造出来的资金洪水就越大,就越想找地方发泄。
       而这,恰恰是全球走投无路的资金,最终归集到虚拟货币这种垃圾之上的原因。实在是没有其他的蓄水池了,唯有比特币这个粪坑可以稍微承载一下全球泛滥的资金洪流。

       2021年全球明明已经陷入通胀潮之中了,中美两国却开始不约而同地要干掉虚拟货币这个最大的资金蓄水池。之前还没发作通胀的时候你不去填粪坑,现在通胀都发作出来了,你转头把粪坑给填了,漫出来的资金潮你打算往哪里引?尤其是美国,接下来还有足足五万亿美元的各种疯狂印钱计划,你到底打算咋办?搞美国版大基建可不是在建蓄水池,由于基建投资的每一毛钱都花在了实体上,没被封闭在金融账户内部,它恰恰会造成全行业资金泛滥,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填掉了虚拟货币的粪坑,然后呢?

       由于市场需求过剩,价格高涨,比特币泡沫就出现了。它在全世界引发了投资热潮,驱使人们变得越来越贪婪。可以说,各国政府都希望控制金融政策,进而控制财富分配机制。没有政府愿意将这种金融权力拱手让给一些科技怪咖。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比特币挖矿每年消耗的电能甚至比整个尼日利亚的用电量还高,而且比特币的供应量是有限的,最多只有2100万个。这就是说,它的供应来自于全世界各地的挖矿者。如果加密货币挖矿可以致富,那么谁不想当矿工呢?当所有人都去当矿工的时候,市场上将会大量涌入各种加密货币。这种现象现在已开始出现了。当泡沫膨胀到极限,人们开始恐慌性抛售的时候,比特币将不可避免地崩溃。毕竟,它的价格仍然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经过十多年的成长和历练,以及不断的宣传,比特币已经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令大众失望的是,十多年已经过去了,比特币并没有达到当年创始者对的预期,并没有成为全球通用支付手段。而引申出来的经济泡沫却在不断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
       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每十年金融市场就会发生一些完全无脑的狂热事件,投资者疯狂地从一个投资品种转战另一个投资品种,完全不顾这些投资品种是否安全,这种现象被叫做羊群效应,历史上出现了三次最疯狂的羊群效应:荷兰郁金香热、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
       根据1926年的《政治经济词典》,泡沫的定义是任何与高度投机相关的不正常的活动,简而言之,泡沫就是价格疯狂上涨,到最后再疯狂地下跌。泡沫发生的原因包括羊群效应、非理性行为、自欺欺人以及盲目从众。在这里,推动性的力量不是投资者的心理状况,而是市场的情绪。

       显而易见,比特币也将会遭遇同样的命运。当市场热潮褪去的时候,它的价格将会大幅下跌。比特币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就是作为其基础的区块链技术。比特币的时代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但是它必然会促使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比特币不会让银行倒闭。当全球投资者需要安全的港湾来确保其资金安全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选择黄金,而不是数字货币。

       直到最近,不同的加密货币如莱特币仍然时常见诸报端,尽管莱特币的创始人查理-李(Charlie Lee)已抛售了他所持有的全部莱特币。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当一家公司的推广者开始抛售他所持有的该公司的股份时,那么这就说明投资者现在应该选择其他投资品种了。

       对于比特币来说,也是如此。投资者现在应该逃离比特币了。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及其长期商业合作伙伴芒格历来对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巴菲特曾在2018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直言比特币是“老鼠药的平方”,并预言“数字货币不会有好下场”,属于没有生产力的投机资产,价值取决于有没有更多人接盘。芒格也曾戏称交易比特币“等于交易粪便”。

       历史上一直不缺少热点轮换,互联网金融、工业4.0、手游、VR、可燃冰等,都给一些投资者带来回报。可现如今,多数概念都沉寂下来,留下的都是满地狼藉。
       炒作比特币即使很有前途,但是和之前很多概念一样,只有极少数公司能够胜出,能投中的人少之又少。这个阶段的炒作,不过是一部分跟风者将钱财交送给了聪明人而已。
       遗憾的是在炒作彻底熄火之前,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弱者。满腔热忱,看来多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马斯克把对未来的幻想瞄向火星的时候,在非死不可老板扎克伯格的忽悠下,如今整个炒币圈仍然疯狂地在虚拟货币的粪坑里日以继夜地操作着那些貌似小孩过家家级的炒币游戏,眼下,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资产吹起来的资本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资本盘织在精神世界的另外一张网已经撒开……;

只是,泡沫总会破裂,狂欢后留下的一地鸡毛该如何收场,没有人关心,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人们都以为自己不是最后倒霉的那个。

时逢乱世,必生妖孽,每一天都能见证历史,所以,就让我们继续见证吧。

 
 四、三大泡沫荷兰郁金香热、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带来的启示
 
        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每十年金融市场就会发生一些完全“无脑的”狂热事件,投资者疯狂地从一个投资品种转战另一个投资品种,完全不顾这些投资品种是否安全,这种现象被叫做“羊群效应”,历史上出现了三次最疯狂的羊群效应:荷兰郁金香热、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
 

郁金香泡沫(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

      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效应(经济学术语),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一度在鲜花交易市场上引发异乎寻常的疯狂,郁金香球茎供不应求、价格飞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是金融投机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每年春季,人们都可以在花园中见到美丽娇艳的郁金香。可是却很少有人想到在三百多年前,郁金香花居然给欧洲经济带来一场轩然大波。

       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不久,人们开始对这种植物产生了狂热。到17世纪初期,一些珍品卖到了不同寻常的高价,而富人们也竞相在他们的花园中展示最新和最稀有的品种。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这种总是期望有人会愿意出价更高的想法,长期以来被称为投资的博傻理论)。

 1635年,一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单株卖到了1615弗罗林(florins,荷兰货币单位)。如果你想搞清楚这样一笔钱在17世纪早期荷兰的经济中是什么价值,你只需要知道4头公牛(与一辆拖车等值),只要花480弗罗林,而1000磅(约454公斤)奶酪也只需120弗罗林。可是,郁金香的价格还是继续上涨,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当时的荷兰全境只有两株)以4600弗罗林的价格售出,除此以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

 当郁金香开始在荷兰流传后,一些机敏的投机商就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不久,在舆论的鼓吹之下,人们对郁金香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倾慕与热忱,并开始竞相抢购郁金香球茎。1634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荷兰的全民运动。当时1000元一朵的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后就升值为2万元了。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面对如此暴利,所有的人都冲昏了头脑。他们变卖家产,只是为了购买一株郁金香。就在这一年,为了方便郁金香交易,人们干脆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内开设了固定的交易市场。正如当时一名历史学家所描述的:“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账。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1637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与上一年相比,郁金香总涨幅高达5900%!1637年2月,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在这段时间内几乎每一个投机者都沉浸在突然发了一笔横财的美梦之中,

       在教会的控制和操纵之下,郁金香的价格被迅速抬了起来。买卖郁金香使得一些人获得了暴利。郁金香价格暴涨吸引了许多人从欧洲各地赶到荷兰,他们带来了大量资金。外国资本大量流入荷兰,给郁金香交易火上浇油。

 1637年新年前后,郁金香期货合同在荷兰小酒店中被炒得热火朝天。到了1637年2月,倒买倒卖的人逐渐意识到郁金香交货的时间就快要到了。一旦把郁金香的球茎种到地里,也就很难再转手买卖 了。人们开始怀疑,花这么大的价钱买来的郁金香球茎就是开出花来到底能值多少钱?前不久还奇货可居的郁金香合同一下子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持有郁金香合同 的人宁可少要点价钱也要抛给别人。在人们信心动摇之后,郁金香价格立刻就开始下降。价格下降导致人们进一步丧失对郁金香市场的信心。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迫 不及待地要脱手,可是,在这个关头很难找到“傻瓜”。恶性循环的结果导致郁金香市场全线崩溃。

  但是,所有的金融泡沫正如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名称所喻示的一样脆弱,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转移财富时,总有人会清醒过来,这个时候,郁金香泡沫就该破灭了。在某个时刻,当某个无名小卒卖出郁金香——或者更有勇气些,卖空郁金香时,其他人就会跟从,很快,卖出的狂热将与此前购买的狂热不相上下。于是,价格崩溃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个万劫不复的大崩溃中倾家荡产。
 就当人们沉浸在郁金香狂热中时,一场大崩溃已经近在眼前。由于卖方突然大量抛售,公众开始陷入恐慌,导致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溃。一夜之间,郁金香球茎的价格一泻千里。虽然荷兰政府发出紧急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劝告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个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已平均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的品种甚至不如一颗洋葱的售价。绝望之中,人们纷纷涌向法院,希望能够借助法律的力量挽回损失。但在16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从而彻底击破了这次历史上空前的经济泡沫

 郁金香泡沫的高峰期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由于许多郁金香合同在短时间内已经多次转手买卖且尚未交割完毕,郁金香合约的第一个空头(卖方)开始向多头(买方)讨债,这个人又向后面的人(他的多头)索债。荷兰的郁金香市场从昔日的景气场面顿时间变成了凄风苦雨和逼债逃债的地狱(最后的买主无法支付卖主的货款,因为价格太高,这个卖主又是倒数第二个买主,同样支付不了他的卖主的货款,以此类推链条上的所有人,除了首尾的两个人都在躲债、讨债。),荷兰的郁金香投机市场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来,这次投机事故给荷兰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3年内荷兰的经济陷于瘫痪。
  郁金香泡沫成为载入文献的最早的泡沫经济案例。
  直到现在,它仍然是资本市场上不理性和疯狂的代名词。

密西西比泡沫事件


  密西西比泡沫事件是指法国在1719至1720年的密西西泡沫破裂金融事件;在1715年,货币理论学家约翰-劳(John Law)设计了一种制度来降低法国的破产率。他提出了发行纸质货币的想法,并毫不耽搁地开设了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Banque General,开始印制新的货币(类似于比特币),并很快引发了市场需求的高涨。这种货币的价格一路飞涨,最后让法国陷入了通货膨胀的境地。在建立货币发行机制不到五年,约翰的计划就彻底宣告失败,因为投资者开始将其资金转移到了黄金上;
      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在1719年又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这两个泡沫的相同之处是:法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和当年郁金香价格一样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从1719年5月开始,法国股票价格连续上升了13个月,股票价格从500里弗尔涨到一万多里弗尔,涨幅超过了20倍。法国股市从1720年5月开始崩溃,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和郁金香泡沫的不同之处在于:荷兰郁金香泡沫基本上是民间的投机炒作,但是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有着明显的官方背景。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而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发生在股票债券市场,把法国广大的中下阶层老百姓都卷了进去。从这一点来说,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更具有现代特色。
      在18世纪初,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连年发动战争,使得法国国民经济陷于极度困难之中,经济萧条通货紧缩。当时法国的税制极不健全,不仅对法国王室贵族豁免税收,而且其他地方的漏洞也很多,尽管法国政府不断提高税率,穷征暴敛,依然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债台高筑,老百姓怨声载道,国家危机重重。

       就在这个关头,货币理论的一代怪杰约翰·劳(John Law)应运而生。约翰·劳出身于英国爱丁堡,青年时代接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年轻时的约翰·劳血气方刚,他在1694年一场决斗中杀了人而不得不逃亡他乡。约翰·劳在欧洲流浪时期仔细观察了各国的银行、金融和保险业,从而提出了他独特的金融理论。和许多18世纪的经济学家一样,他认为在就业不足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可以在不提高物价水平的前提下增加就业机会并增加国民产出。一旦产出增加之后,对货币的需求也会相应跟上来。在实现了充分就业之后,货币扩张能够吸引外部资源,进一步增加产出。他认为纸币本位制要比贵金属本位制更好,纸币本位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给了发行货币的银行更多的运转空间和控制宏观经济的能力。说白了,采用贵金属本位制,发行货币要看手上有多少金子银子。之所以被称为贵金属,是因为金银在世界上的储量有限,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增加金银的供给量纸币本位制就没有这个限制。如果金融当局愿意的话,启动银行的印钞机,要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纸币本位制的这个特点使之像一把双刃剑,在增强了金融货币政策影响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导致通货膨胀的危险。约翰·劳认为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应当提供生产信贷和足够的通货来保证经济繁荣。他所说的货币供给中包括了政府法定货币、银行发行的纸币、股票和各种有价证券。不难看出在约翰·劳的理论中已经蕴藏了当代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一些基本观点。

       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高度赞扬说,约翰·劳的金融理论使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跻身于第一流货币理论家的行列之中。
      于是,在法国政府的特许下,1716年约翰·劳在巴黎建立了一家私人银行—通用银行(Bangue Genarale),通用银行(Bangue Genarale)拥有发行货币的特权,其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硬币和付税。通用银行建立后经营得非常成功,资产总额迅速增加。约翰·劳在1717年8月取得了在路易斯安那的贸易特许权和在加拿大的皮货贸易垄断权。当时,北美的路易斯安那是属于法国的领地。由于路易斯安那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人们便把由约翰·劳一手导演的泡沫经济称为密西西比泡沫。随后,约翰·劳建立了西方公司。该公司在1718年取得了烟草专卖权。1718年11月成立了塞内加尔公司(Senegalese Company)负责对非洲贸易。1719年约翰·劳兼并了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公司,改名为印度公司(Compagnie des Indes),垄断了法国所有的欧洲以外的贸易。约翰·劳所主持的垄断性的海外贸易为他的公司源源不断地带来超额利润

       1718年12月4日,通用银行被国有化,更名为皇家银行(Banque Royale),约翰·劳仍然担任该银行的主管。皇家银行在1719年开始发行以里弗尔为单位的纸币。约翰·劳在贸易和金融两条战线上同时出击,节节取胜,声望鹊起。约翰·劳希望能够通过货币发行来刺激经济,解除法国沉重的国债负担。实践他的金融理论的时刻终于到了。
       1719年7月25日,约翰·劳向法国政府支付了5000万里弗尔,取得了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为了取得铸造新币的权力,印度公司发行了5万股股票,每股面值1000里弗尔。约翰·劳的股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股票价格很快就上升到1800里弗尔。1719年8月,约翰·劳取得农田间接税的征收权。约翰·劳认为法国的税收体制弊病很严重,征税成本太高,漏洞太多,直接影响到了法国政府的财政收入。约翰·劳向政府建议,由他来承包法国的农田间接税,实行大包干,每年向政府支付5300万里弗尔。如果征的税赋收入多于这个数字,则归印度公司所有。由于这个数字大大高于法国政府的税收岁入总额,奥莱昂公爵何乐而不为?在约翰·劳的主持之下,印度公司简化征税机构,降低征税成本,尽力扩大税基,取消了对皇室贵族的免税待遇。当然,为此约翰·劳得罪了不少贵族豪强。印度公司在法国声名大噪,促使其股票价格连连上涨。在1719年10月约翰·劳的印度公司又接管了法国的直接税征税事务,其股票价格突破了3000里弗尔,1719年约翰·劳决定通过印度公司发行股票来偿还15亿里弗尔的国债。为此印度公司连续三次大规模增发股票:在1719年9月12日增发10万股,每股面值5000里弗尔。股票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股票价格直线上升,1719年9月28日印度公司再增发10万股,每股面值也是5 000里弗尔。1719年10月2日再增发10万股。股票价格一涨再涨,持续上升。印度公司的股票的面值在1719年4月间只不过为500里弗尔,在半年之内被炒作到18 000里弗尔。
1720年初,约翰·劳攀上了他一生的顶峰。1720年1月,约翰·劳被任命为法国的主计长和监督长。他一手掌管政府财政和皇家银行的货币发行,另一手控制法国海外贸易与殖民地发展。他和他的印度公司负责替法国征收税赋,持有大量的国债。随后,印度公司干脆接管皇家银行的经营权,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有如此好的机会来实践自己的理论。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猛涨不落,吸引了大量欧洲各国的资金流入法国。约翰·劳为了抬高印度公司股市行情,宣布其股票的红利与公司的真实前景无关。他这种深奥莫测的说法进一步鼓励了民间的投机活动。空前盛行的投机活动必然极大地促进了对货币的需求。于是,只要印度公司发行股票,皇家银行就跟着发行货币。每次增发股票都伴随着增发货币。约翰·劳坚信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增发银行纸币→换成股票→最终可以抵消国债。1719年7月25日皇家银行发行了2.4亿里弗尔货币,用以支付印度公司以前发行的1.59亿里弗尔的股票。1719年9月和10月,皇家银行又发行了2.4亿里弗尔货币。
       金融泡沫,昙花一现
       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那样,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在大量增发货币之后,经过了一个很短的滞后期,通货膨胀终于光临法国。在1719年法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到1720年1月就上升为23%。如果说在1720年之前只是一些经济学者们对约翰·劳的政策表示怀疑,则通货膨胀直接给广大民众敲响了警钟。随着民众信心的动摇,在1720年1月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开始暴跌。
       为了维持印度公司股票价位,约翰·劳动用了手中所掌握的财经大权。他把股票价格强行固定在9 000里弗尔,并且维持在这个价位上两个多月。约翰·劳的政策使得股票货币化,进而迅速推动了通货膨胀。1720年3月25日货币发行扩张3亿里弗尔,1720年4月5日扩张3.9亿里弗尔,1720年5月1日扩张4.38亿里弗尔。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货币流通量增加了一倍。
       到了1720年5月,约翰·劳实在支持不下去了。他发布了股票贬值令,计划分7个阶段将股票的价格从9 000里弗尔降到5 000里弗尔,同时也降低纸币的面值。约翰·劳和他的印度公司制造经济奇迹的神话突然破灭了。约翰·劳的指令马上就导致民众的恐慌,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资产,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股价在1720年9月跌到2 000里弗尔,到12月2日跌到1000里弗尔,1721年9月跌到500里弗尔,重新回到了1719年5月的水平。
        约翰·劳使出了全身解数希望能够恢复民众的信心,但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民众的怒吼中。在股票崩盘中倾家荡产的法国人认定约翰·劳是头号骗子。1720年约翰·劳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四面楚歌中他重施当年逃亡故伎,连夜出走比利时。法国的支付方法又恢复到以硬币为基础的旧体制。密西西比泡沫的破产连累“银行”这个名词在法国被诅咒了一个世纪。9年之后,约翰·劳在无穷追悔之中客死他乡。
       尽管约翰·劳的大胆实践彻底失败了,但是,不能以人废言。约翰·劳的经济理论中包含着不少合理的因素,他在金融理论上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约翰·劳的时代,他不可能对泡沫经济以及相关的理性预期学说有所了解。在他扩大货币供给的时候,没有料到会导致金融投机的热潮。他非但没有能够及时制止这种金融投机,反而在相当程度上推波助澜,终于使得大局败坏,以致不可收拾。
       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在法国,一谈起银行,人们脸上就不免流露出怀疑的神色。

密西西比泡沫的破产导致银行在民众中失去信用,这一结果导致了法国银行业发展的放慢,减缓了工业的扩张,降低了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速度。


英国南海泡沫


 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它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郁金香狂热并称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经济泡沫一语即源于南海泡沫事件

 事件起因源於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南海公司在171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仍然进行时创立,它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然而,市场上随即出现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鱼,试图趁南海股价上升的同时分一杯羹。为规管这些不法公司的出现,国会在6月通过《泡沫法案》,炒股热潮随之减退,并连带触发南海公司股价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镑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无归,连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蚀本离场。
       南海泡沫事件使大众对政府诚信破产,多名托利党官员因事件下台或问罪;相反,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混乱,协助向股民作出赔偿,使经济恢复正常,从而在1721年取得政府实权,并被後世形容为英国历史上的首位首相,此後,辉格党取代托利党,长年主导了英国的政局。至於南海公司并没有因为泡沫而倒闭,但事实上,公司在1750年以後已中止对南美洲进行的贸易业务,它最终维持至1853年才正式结业。
   在1717年推出密西西比公司推出股票换国债计划,为法国政府融资。虽然南海公司的董事很早就认定密西西比计划不会成功,但他们却对该计划的内容相当有兴趣,决定加以仿效,并相信会取得成功。结果在1719年尾,南海公司向英国政府提出一个名为「南海计划」(South Sea Scheme)的大型换股计划,以换取更大利益。
  期初,南海公司打算买下所有国债,但由於考虑到买入英伦银行及东印度公司所持之国债会引来较大阻力,因而放弃方案。到1720年1月21日,南海公司向财政部提供方案大纲,计划购入市场上总值3,160万英镑的可赎回政府债券及定期债券。在方案中,南海公司还愿意向政府无条件支付150万英镑,以及额外支付不多於160万英镑款项,但这笔款项要视乎公司最後取得多少债券而定,换言之,政府最多可从计划额外获得310万镑。[3]在1月22日,下议院就方案展开讨论,但院内的辉格党议员建议英伦银行也提供方案,好让议会能够作出比较及选择。英伦银行随後於1月27日如期提供方案,英伦银行表示,如果能够取得所有可赎回政府债券及定期债券,将额外向政府支付近560万英镑,条件明显比南海公司的310万镑吸引。
  为了获取下院支持,南海公司在英伦银行提出建议的同一日修订方案,同意将原本无条件支付的150万英镑上调至350万镑,再加上原先有条件地支付的160万镑,使政府最多可从南海方案中获得510万镑。此外,南海公司又愿意将国债利率在1727年夏天以後,由5%调低至4%,以进一步减少政府在利息上的庞大支出。由於两大机构提供的方案相当接近,下院要求两公司再度修订方案,并著方案在2月1日呈送下院。
  在2月1日的修订方案中,英伦银行没有再提供其他优惠,但就列明愿意以每1,700镑的英伦银行股票换取每100镑的较长期债券,而较短期债券的换购价则因应持有期而相应调整。至於南海公司方面,虽然修订方案透绝透露换购价,但就表示将无条件支付的350万镑进一步上调至400万镑,而有条件支付的款项亦获得上调,使政府最终最多可额外获得760万英镑,比英伦银行多出近200万镑。
  内阁掌权人巽得兰勋爵等人收受南海公司贿赂,继而大力支持南海计划。
  在事件中,南海公司向不少政府要员进行大举贿赂,其中内阁掌权人巽得兰勋爵及斯坦厄普勋爵更分别收受南海公司市值50,000镑的股票以及25万贿款,使他们大力声援方案,又令财政大臣约翰·艾思拉比负责推销有关计划,以求让方案获得广泛支持,再加上南海公司的方案比英伦银行的吸引,最终使其方案在2月2日获下院通过,其後在4月7日获得御准生效。
  在方案获得通过前,辉格党的下院议员罗伯特·沃波尔曾经对此大力反对。他一方面担心方案会演变成不良的投机买卖,而且又警告南海公司透过方案人为地增加公司股票面值,本身的实力根本有限,因此方案将带来相当高的风险。尽管如此,但当时社会上下都对方案十分著迷,每当沃波尔在下院就方案陈词时,议事厅内的绝大部份议员甚而选择退席离场,对沃波尔的顾虑嗤之以鼻。不少人要到日後股灾爆发,方才如梦初醒。
  在南海公司与国会达成的最终方案中,南海公司愿意购入市场总值3,160万英镑的可赎回政府债券及定期债券,并以南海公司的股票作交换。而公司会无条件支付政府400万镑,再加上有条件地支付的360万镑,使政府最多可从方案获760万镑。购入债券後,政府只需向南海公司支付5%的利率,利率到1727年夏天後会降至4%,那时开始南海公司所持的所有国债都会变成可赎回政府债券。
  这个方案在当时被视为让政府与南海公司缔造双赢局面,原因是原本市场上的国债持有人享有高达7%至9%的利率,支付大笔的国债利息对政府构成沉重的财政包袱,经南海公司换取国债後,利率得以下调,使政府财政压力舒缓。另一方面,政府又可从南海公司最多取得760万镑的款项,成为一笔可观的进账。至於对南海公司而言,由於其股价在当时大受追捧,公司可趁机以远远高於面值的股票换取回报稳定的国债,变相赚取丰厚利润;此外,公司还可每年从政府赚取稳定的债息。
南海泡沫
南海公司虽然名为贸易公司,但实际上像英伦银行一样,在当时是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事实上,南海公司本身的贸易业务平平,它虽在1711年成立,却要迟至1717年才开展远航贸易,至於在西班牙的规定下,南海公司一年其实只可派船三只前往南美贸易,而贸易本身到1718年更复因英、西交恶而中断。[6]南海公司股票之所以受公众追捧,是因为它与政府的密切合作关系,令大众对之放心,而另一方面,公司在推销南海方案时又向大众谎称,公司将会在南美贸易上赚取极丰厚的利润,将来股票持有人将会获得可观股息,使得大众深信不疑。 
  虽然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计划在1720年以失败收场,但英国大众却依然对南海计划充满信心。公司的计划在取得御准後不出数星期,就已经成功向逾半国债持有人换取债券,使他们成为公司股东之一,而同时间,南海公司股价亦开始节节上扬。在1720年年初,原本只处於128英镑的南海公司股价,到3月上升至330镑。在4月的时候,南海公司的董事们已经以每股高达300镑的价钱售出225万股股票。到5月,南海股价上扬至500镑,6月升到890镑,7月的时候更上试到每股1,000英镑的价位。尽管每股逾千镑,但公司董事仍然在这个价位售出500万股股票。
  自南海公司开始股票换国债的行动後,社会上下全民疯狂追捧南海公司股份,有说「政治家忘记政治、律师放弃打官司、医生丢弃病人、店主关闭铺子、牧师离开圣坛,就连贵妇也放下了高傲和虚荣」。为了促销股票,南海公司又向有意购买股票的人士大举借贷,让他们有能力购买大手股票,然後再由他们分期摊还贷款。除此之外,市场上还出现热炽的投机活动,数以百计的股份公司随之涌现,当然少数好像皇家交易所保险公司(Royal Exchange Assurance Corporation)是从事正当生意,但大部份都是混水摸鱼,旨在编取公众金钱。这些後来被称之为「泡沫公司」的股份公司,大多模仿南海公司的宣传手法,在市场上发布虚假消息,声称正进行大宗生意,从而吸引市民购买股票。其中一些公司更荒诞不经地声称正研发「可以永久转动的车轮」,有些则甚至只表示「正进行有潜力生意」,但市民仍然盲目地追捧,使这些公司的股价连同南海公司股价一同上涨。据悉,这些「泡沫公司」在市场上计划吸纳的资金,高达3亿英镑。
  为了规管市场乱局,以及保护南海公司免受「泡沫公司」打扰,国会在1720年6月9日通过了别称《泡沫法案》的《1719年皇家交易所及伦敦保险公司法案》,内容规定股份公司必须取得皇家特许状才能继续经营。[6]到6月11日,乔治一世发表公告,警告「泡沫公司」属非法,可受检控;[2]後来乔治一世离开英国度假,南海公司遂游说负责摄政的上诉法院法官,促使法院在7月颁令86间「泡沫公司」为非法,予以取缔。
  自大量「泡沫公司」被取缔後,社会大众才如梦初醒,对股份公司怀有戒心,连带南海公司也受牵连。自7月以後,随著热潮减退,南海公司的股价由原本1,000镑以上的价位急速下滑,情况不受控制。南海公司的股价到8月25日已跌至900镑,这时不少知情的内幕人士及时脱身,免却了血本无归的下场,但普通大众却在9月损失惨重。[1][7]在9月9日,南海公司股价已暴跌至540镑,为了挽救跌势,南海公司董事与英伦银行董事在9月12日商讨解决方法。会後误传英伦银行决定注资600万镑,一度令南海股价重上670镑,但到同日下午,市场证实消息乃子虚乌有,南海股价随即跌至580镑,翌日再下试570镑,收市时更急挫至400镑。[2]此後,市场上人心虚怯,人人大举设法抛售南海股票,到9月28日的时候,南海股价已暴泻到190镑,至12月更跌剩124镑。[7]而在同期间,英国其他股票也受到拖累,英伦银行的股价亦由8月的263镑跌到12月的145镑,但情况要比南海公司好。
  南海公司的股价暴跌,使数以千计股民血本无归,当中不乏上流社会人士,另外部份人更因为欠债累累而出逃国外。[1]自经济泡沫发生後,社会舆论随即强烈要求向有关官员及南海公司的董事展开调查,以追究事件责任。而由於事态严重,在内阁的请求下,乔治一世在11月提早结束休假,返回英国主持大局。
  在1720年12月8日,国会召开,并随即就南海泡沫事件展开调查,其中下院更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专责调查。为了阻止局势恶化,下院的罗伯特·沃波尔曾建议英伦银行及东印度公司各购入900万镑的南海股票,虽然这个建议得到国会支持,但最後没有落实。到1721年1月,国会通过法案禁制南海公司董事离开英国,并著令要他们如实交代他们拥有的资产价值。下院的秘密委员会随後在1721年2月发表调查报告,指南海公司进行非常严重的诈骗及贪污活动,另外又伪造公司账目,此外部份董事又与官员私相授受,其中更有董事透过不法投机活动而赚取可观利润。
  随後在国会通过法案下,南海公司董事们的财产被充公,总值2,014,123英镑,不过其中354,600镑退还予南海公司董事们,作为他们基本营生所用。以主席约翰·布伦特爵士为例,原本拥有18.3万身家的他充公後只剩下5,000镑;[2]至於馀款则用於救助南海泡沫事件中的受害人。经调查後,委员会得出南海公司的股本在1720年年尾时共值3,700万镑,其中只有2,400万镑股本分配予持股人,其馀1,300万镑诈骗得来的股本仍由公司持有。在这笔款项中,最後有800万镑被用以瓜分为股息,每股派息作价33镑6仙令8便士,以作为对南海股票持有人的补偿。
  另一方面,南海公司曾经透过其股票利润借出贷款合共1,100万镑,借款人士来自社会各阶层,其中包括138位下院议员。在沃波尔协助下,这批曾向南海公司贷款的人士只要还清贷款的10%,便已算清还整笔贷款,而这个10%的限制在後来获进一步下调至5%。此外,南海公司原先承诺向政府额外缴付的最多760万镑,亦获豁免。至此,南海泡沫事件大致上获得解决。

  历经泡沫後,南海公司没有因此倒闭,而且还拥有为数4,000万镑的资产。不过,南海公司在此後也没有在南美贸易业务上发展起来,它主要仍然是一所协助政府处理债务的公司。在1750年,西班牙政府向公司提供10万镑以撤销公司在南美的部份贸易优惠,自此公司退出其贸易业务,但其享有的剩馀贸易优惠则一直迟至1807年才告撤销。南海公司所剩馀的股票於1853年获赎回或变换成国债,南海公司遂正式成为历史。

  南海泡沫事件对英国带来很大震荡,国人对股份公司留有阴影,而在事件中制定的《泡沫法案》一直到1825年才予废除,反映国民经过长时间才慢慢对股份公司重拾信心。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在南海泡沫事件中也是受害者之一,他在第一次进场买入南海股票时曾小赚7,000镑,但第二次买进时已是股价高峰,结果大蚀2万镑离场。牛顿曾因而叹谓:「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可见事件影响之大。

  在调查南海泡沫事件中,国会秘密委员会委任了查尔斯·斯奈尔(Charles Snell)为南海查账,这是国会历史上首次委托民间第三方独立会计师进行核数调查,结果成功查得南海公司犯下严重的诈骗及做假账等等的舞弊行为。委任第三方专业会计师的做法在後世被加以采纳,成功减低了企业舞弊的风险,在日後大大促进了特许会计师及核数行业的长足发展。
  南海泡沫事件与1720年的法国密西西比公司及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狂热,是西方历史早期爆发的三大的泡沫经济事件。其中南海泡沫事件中的南海股价如泡沫快上快落的情况,更被後人发展出「泡沫经济」一词,用来形容经济过热而收缩的现象。

五、 比特币BTC不是虚拟资产
   1)、比特币BTC等虚拟(资产)货币是一种既没有支付结算,购物媒介和财富储存的货币属性、也不是由实物资产数字化演变出来的有原生价值的数字资产,而是一种没有经营主体,没有信用基础,没有任何实物支撑的,凭空想象出来的、毫无价值的,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不会持续产生经济效益的,借助区块链去中心化概念(事实上是由自称是中本聪的人在维护控制的系统)被人为恶意炒作起来所产生的一个几乎没有基本面可言且无法估值的,虚幻的、充其量算是昙花一现的不是资产胜似资产的三无虚拟物<或称:货币\资产>

  2)、比特币BTC这种原本就不具有使用和交换价值属性的虚拟物被一群看起来怪怪的,其思维与常人有别的、 不知所云的、无法与好人、正常人并列,无法正常沟通,无法把他们纳入正常社会体系中的币圈人击鼓传花式的恶意炒作下,变成一种不具有使用价值却具有一定交换价值的异类虚拟商品,并产生异乎寻常的、断崖式的,幅度巨大的价格波动的庞氏骗局,使不少人都因为比特币一夜暴富或倾家荡产,创造少数亿万富翁和无数倾家荡产的巨大经济泡沫,而引申出来的巨大的经济泡沫以及携带着欺诈洗钱等犯罪行为还在不断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且严重影响正常的经济规律,极端破坏正常的市场规则,深度腐蚀正常经济体系,从而导致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炒作之歪风邪气非常狼狈地受到世界主流政府的围追堵截;即便是惊惶失措,偷偷摸摸地转入地下继续炒作,即便是阴差阳错的构筑成为国际资本市场较大的资金池,依然不被国际社会认可和唾弃;

     3)、比特币BTC经过十几年的跌宕起伏后至今并没有达到当年创始者希望成为一款取代中心化政府货币的具有货币价值的虚拟货币的预期,并没有成为全球通用支付手段,而且是很不争气地至今没有对罪恶的银行系统构成任何威胁和挑战,依然丢人现眼地、卑微地被尽管已经丧失人心的银行鄙视欺凌且处处被卡脖子,没能够让比特币持有者扬眉吐气,没能在这场因罪恶的银行限制或拒绝为中小企业开设银行账号"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引发的千百万活不下去卑微渺小被银行唾弃耻辱的中小微企业愤怒地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推翻腐朽没落的银行制度的货币革命的浪潮中起作用,悲哀地沦落为被恶人用来实施诈骗、敲诈勒索、洗钱犯罪、收割韭菜、赚取差价的工具,而使公众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值认知逐渐由模糊走向了失望,动摇整个数字世界的根基;

  4)、比特币BTC是一种被迷失的群体用来买卖赚取那些后知后觉的普通人血汗钱的特殊商品,一种被别有用心的人群用于贪污、洗钱、绑架勒索、实施诈骗行为的犯罪工具

  5)、比特币BTC唯一的价值就是制造泡沫!

  6)、虚拟货币市场存在投机风险和泡沫风险。由于虚拟货币价格波动剧烈,投机行为频繁出现,导致市场大起大落,进一步加剧了虚拟货币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在这种情况下,交易者很容易因盲目跟风而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损失,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7)、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存在洗钱、恐怖主义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虚拟货币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审计手段,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交易和洗钱等活动,对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国家需要严格监管虚拟货币市场,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8)、虚拟货币的投资性质和价值属性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不同的虚拟货币之间存在巨大的价值差异,有的虚拟货币甚至不具备任何实际价值支撑,仅仅是一种空洞的数字资产。因此,虚拟货币的投资风险和价值不确定性成为制约其在金融市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9)、虚拟货币交易对香港货币政策的影响难以估计和控制。由于虚拟货币不受香港政策和监管体系的约束,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难以预测和控制,可能造成香港货币政策失灵和金融市场失控的风险。

      在鉴于环球虚拟资产市场近期动荡不稳,加上部分主要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相继倒闭(如202211FTX宣布在美国申请破产事件)且这些跑路破产倒闭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加速或导致了加密资产市场中其他公司的失败的背景下;

       在鉴于以比特币BTC为首的虚拟资产(货币)(比特币不是货币,也称不上是资产,而是一种没有经营主体,没有信用基础,没有任何实物支撑的,毫无价值的,借助区块链去中心化概念(事实上是由自称是中本聪的人在维护控制的系统)恶意炒作起来而产生的一个几乎没有基本面可言且无法估值的虚幻的、用来买卖赚取差价的特殊的三无虚拟物或商品)因被人为的恶意炒作,产生其断崖式的,巨大幅度的价格波动,使不少人都因为比特币一夜暴富或倾家荡产,而引申出来的巨大的经济泡沫以及携带着欺诈洗钱等犯罪行为在不断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且严重影响正常的经济规律,极端破坏正常的市场规则,深度腐蚀正常经济体系,从而导致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炒作之歪风邪气非常狼狈地受到世界主流政府的围追堵截的背景下

       某些政府组织却容许那一群昏了头的、极度贪婪的曾经疯狂地在虚拟货币的粪坑里日以继夜地、24小时不间断恶意炒作、频繁交易着貌似小孩过家家级的,看起来像幼儿园小朋友玩的比特币BTC等虚拟资产的炒币游戏,从而引发和滋生出来的一个交易混乱、价格极不稳定并出现断崖式的、异乎寻常的价格波动幅度而产生少数亿万富翁和多数倾家荡产的巨大经济泡沫的币圈人弃恶从良,逆天改命,向监管机构申请牌照后继续从事"很容易吸引希望一夜暴富的傻子们入局的被港府视为虚拟资产的"炒作比特币的游戏且这种炒币游戏大概率会在牌照申请到手之前就暴雷

       容许各类投资者可能在对虚拟资产(货币)”没有清晰认知的情况下使用即便是由那些(改头换面,从良洗白过来的、从骨子里不可能改邪归正的、灵魂深处一定是携带着欺诈属性的币圈人)通过申请而持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提供的、具活力(可能涉及到在过去数年间由高位6万美金跌至1.8万美金,跌辐近七成的几乎没有基本面可言并无法估值的且价格涨跌幅巨大,监管机构无法监管交易行为、无力控制价格波动)比特币BTC等虚拟三无产品的交易服务;意图把由那些看起来怪怪的,其思维与常人有别的、 不知所云的、无法与好人、正常人并列,无法正常沟通,无法把他们纳入正常社会体系中的失常的投机人‘”因狗屎运般地撞上了2021年全球陷入通胀潮,大量资金流向那种堪称是小孩过家家级的炒币游戏炒作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之机,笑眯眯的顺势承载了全球泛滥的由那些看起来很正常、感觉像好人,道貌岸然且貌似钱多到用不完的正常的投资人’”把持的资金洪流并奇迹般地成功构筑的全球最大最危险且挟带着累累尸骨的资金蓄水池(因被恶意操作居然成为美国上市股票和中国上市股票之外,全球第三大交易品种却又曾经一度被数个国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禁止,并在2021年间活生生地被中美两国不约而同地放掉清空的资金池)的污流引入管辖属地,是极其危险的;

      尽管:

      我们无奈地看到,

      当下整个炒币圈仍然疯狂地被一群“看起来‘怪怪的’,其思维与常人有别,无法与‘好人’、‘正常人’并列,无法把他们纳入正常社会体系中的‘失常的投机人’”在虚拟资产的粪坑里日以继夜地炒作着那些“貌似小孩过家家级的”炒币游戏,并坦然地、毫无愧意地欣然笑纳并承载了全球泛滥的由那些“看起来很正常、很有理智、道貌岸然且貌似钱多到用不完的‘正常的投资人’”把持的资金洪流,且奇迹般地成为美国上市股票和中国上市股票之外,全球第三大交易品种而成功构筑成为全球最大最危险且挟带着累累尸骨的资金蓄水池;

       但是:

         我们惊讶地发现,

       这个具有“传销式”骗局的“看起来像幼儿园小朋友玩的“炒币游戏,因其击鼓传花式的恶意炒作模式,滋生出来的一个交易混乱、杂乱无序的的畸形市场,产生了异乎寻常的、断崖式的,幅度巨大的价格波动,使不少人都因为比特币一夜暴富或倾家荡产,而引申出来的巨大经济泡沫以及携带着欺诈洗钱等犯罪行为在不断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不仅严重违反正常的经济规律,极端破坏正常的市场规则且恶劣影响和深度腐蚀正常的经济体系,曾经一度被数个国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禁止,并在2021年间活生生地被中美两国不约而同地放掉清空其充满罪恶的资金池,从而导致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炒作之歪风邪气非常狼狈地受到世界主流政府的围追堵截,还被几个主要经济体联合宣布,比特币BTC为非法货币,全球追责,对矿池、矿场查封,即便是惊慌失措,偷偷摸摸地转入地下继续炒作,即便是阴差阳错的构筑成为国际资本市场较大的资金池,却依然无法摆脱其携带着欺诈蒙骗洗劫财富而来的罪恶本质,依然不被国际社会认可和唾弃;

       比特币BTC迟早将面临生死存亡,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历史的记忆。

 
 C&E 2022-11-10财经视角
 

数字币HKC(兑)全球主流100只虚拟数字货币实时最新价

 

 

更多请看:数字币HKC对全球主流100只虚拟数字货币最新实时行情......

 

 

 

 

 

 

 

 

香港南雅货币交易所(C&E)

--经香港政府登记注册合法的数字资产交易市场

经营牌照〰:公司注册(CR)证书商业登记(BR)证书HKC注册商标®证书货币经营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