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體


财经视点





港股逆全球趋势向下,港府不应惹怒欧美,欧美资金一直是香港金融市场的基石,


【香港南雅货币交易所CNE.HK<20231209>财经视点】 


一、珍珠港偷袭,美国被惹怒后世界变成怎样?

整整82年前的1941128日,日本对美国夏威夷领地珍珠港海军基地不宣而战,发动突袭,造成举世震惊的珍珠港偷袭事件。

这是美国建国200多年后第一次本土遭遇外敌入侵(第二次是9.11恐袭)。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发表著名的《国耻演说》,声称127日是美国活在耻辱中的一天,后来成为美国纪念日。珍珠港事变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加入二战行列,拉开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和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序幕。该事件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关键性转折点。

二战中,日本军国的冒险主义认为,先发制人,消灭美国一部分海上力量,取得主动,就可以迫使美国胆寒,恐惧与日本做战,从而接受日本对新势力的划分。于是,日本舰队对珍珠港进行偷袭,在这次战斗中日本绝对获得巨大胜利,全国一片欢腾,民族主义、军国主义交织在一起发出最狂热的声音:日本无敌,不可战胜。

只有参与并且亲自制定偷袭珍珠港的日本海军司令官三本五十六保持了最清醒的认识,他对他的参谋副官说:美国被激怒了,日本从此将走向失败,但愿天佑日本。

美国在巨大的失败和打击下,并没有如日本军国主义所希望的那样就此甘于失败,而是全国动员起来。

3年半后,美国以在日本本土投下原子弹的方式结束了对日战争。日本失败了,原因是它一厢情愿的认为:美国在军事打击下,并遭受失败,也许会因为恐惧而萎缩。

事实证明,日本人的认识是错误的,他们低估了美国人的决心。

日本大将追溯二次大战日本的失败,曾说到“日本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不能理解美国的实力”;无独有偶,前苏联政府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苏联冷战失败的时候,也曾经说过,“我们最大的错误,一方面是戈尔巴乔夫的责任;但另一方面来说,则在于关键时刻低估了美国的实力,这严重损害了我们后来的内部政策回旋空间。”

历史上,还有德国,他们和日本苏联一样,一个最大的共同错误,就是低估了美国!

美国被低估并不是一种偶然,原因至少有两方面:

1、谁在唱衰美国的国力?

很多人忽略了一点,美国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喜欢唱衰自己的国家,从建立国家开始,美国舆论就开始唱衰自己的国家。如果你任何时候打开美国媒体,你都会发现,在美国媒体笔下,美国的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科技简直是一团糟,毫无生色可言,这似乎是一个完全失败的国家。

哪怕1945年美国横扫欧洲和太平洋,美国媒体也是在骂美国衰败,欺骗民众,妥协斯大林等等;1991年战胜伊拉克,哪怕基本没花钱,纽约时报也要骂布什无能,美国要衰败。所有这些却被当年日本和苏联当真了,所以就输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舆论普遍认为美国衰败了,为何?因为包括美国自己都认为他被大萧条摧毁了,所以,日本当时大多数人认为美国可以被打败,这是当时的普遍心态。包括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因经济危机和反战风暴陷入国内争吵,当时的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衰败了。所以,当时的苏联认为也可以打败美国。

但结果呢,这些都是错误的。

2、只有你低估的 没有美国不敢的?

美国的决策力和影响力最容易被低估,在一战、二战前,日本的智库之所以敢于鼓励日本屡次南进,不顾美国反对,就在于他们认为美国绝不敢怎么样,因为美国自己也会受损,而且又存在战争风险。但事实上,他们认为美国不敢的行为:如废除商约、高技术产品禁运、石油禁运,金融冻结,美国后来都做了,而且干得一件比一件狠!

同样,在1979年,苏联政府认为美国不敢对苏联禁运,或者无法压迫盟国做到(里根在跟盟国打贸易战),因为当时美苏贸易已经扩大很多,且美国商界都希望继续扩大。但实际上,里根严厉打击苏联皮毛和石油出口业,摧毁了他们。

到底为什么美国的决策能力如此容易被低估?

因为观察家很容易被美国国内的政治争吵所迷惑,就此低估了美国的决策能力。实际上,这与美国的实际影响力是不一样的,美国的支配范围不只是美国,而是至少大半个世界。

因此,对于美国这种国家,绝不能低估他的国力、绝不能低估他的政策行动力。

事实上,美国决策非常快,在国际上遇到事情通常几天之内就出手了,而且能动手绝不废话。

而中共国人的惯性思维是,喝酒能解决的事,何必动刀动枪呢?

不要说什么美国人怕死,不要讲什么美国人怕经济受打击,不要讲什么美国人怕失去中国大陆市场,不要讲什么美国人不会也不敢为台湾而与中共国开战……这是无知者无畏的弱智思维而已。

美国近代所有战争都不是为了领土和利益,而是为了正义。美国的出兵理由无非三个:1、有人入侵了别的国家,破坏了世界秩序。2、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必须干预。3、直接对美国本土安全构成了威胁。

我们不能站在中共国人的角度来分析美国的战争意志!更不要低估美国敢于和中共国开战并争取全胜的决心!

二、不要惹怒欧美,欧美资金一直是香港金融市场的基石

当前,中港对美国展开贴身缠咬肉搏,如同一场小型的珍珠港袭击,正如山本五十六说的:“我们已经触怒了一个巨人,并令他下了可怕的决心。”

东划一条红缐、不可触碰;西也定一条底线,不可逾越;令美国觉得无比厌恶,遂接连踩红缐、抽耳光,简直将什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当做“历史文件”:

1,国会两个委员会火速通过三项支持台湾的反共法案,为进一步筹备承认台湾。

2,美国宣布增兵台湾,前白宫国安顾问博顿支持将台湾纳入东亚集体防卫组织。

3,美国两党两院多位议员呼吁参加逮捕和起诉47人案的香港责任人物实施制裁。美国国会中国事务委员会共和党众议员的主席史密夫(Christopher H.Smith音译)与民主党参议员的联合主席麦基利(Jeff Merkley),特别点名其中六人:副刑事检控专员周天行、刑事检控专员杨美琪丶署理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伍淑娟丶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萧启业丶署理助理刑事检控专员罗天玮、署理助理刑事检控专员张卓勤。

4,美国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提交法案,撤销中国香港特区驻美国经济贸易办事处。

5,联邦调查局局长配合美国国会调查小组,指出新冠病毒的起源于中国实验室。

6,台湾总统蔡英文八月访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明年台湾总统大选后访台。

7,台湾外长吴钊燮连同台湾国安会主席官式访问美国。

以上七项动作,有如北斗七星阵的布局,史上未见。其中以第3项涉及47人案,直接施压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英国国会议员更去信英国外相,要求外相下令中国香港政府马上放47人之中的毛孟静保释出监、探视其病危之英国丈夫鲍宁。

毛孟静一向反对暴力,理性和平,但因为老公是英国人,在中港民族极右民族主义仇恨之下,恐遭到种族歧视(毛前议员曾在立法会被亲中议员定性为“食惯洋肠”),以致无限期还押拘留,待遇与碎尸案疑犯邝球等一家四口相同,如此“香港故事”,令全球啧啧称奇。

但如港府听从英方指令释放毛孟静,即屈从于外国干预,此时此刻,必令中国高层震怒。但若港府坚持囚毛,不理会毛夫病逝,47依法审判,则美国对中国香特必进一步制裁。

美国打台湾与香港牌,中国香港有什么牌好打?主动脱钩联系汇率,还是罢买美国芯片与苹果手机?不要忘记:连大湾区航空买飞机,都买美国货,与波音签署协议采购购买15737 MAX系列的737-9客机。湾航并无爱祖国用国货,没有帮衬中国制造的C919

三、阿拉伯世界无助香港繁荣,ETF来港吸港人钱

年近尾声,全球股市复苏之际,香港却紧随中国逆势「摸底」,金融中心「遗址」警号不断响起。恒生指数重回「九七」1.6万点水平,IPO集资额兼成交额萎缩,连带港交所股价年初至今大跌25%,表现为全球最差,市值缩水近1100亿港元。加上香港经济前景遭多个行业和国际机构负评,料来年迎来裁员潮。

有分析指,港股恐再破底,「很大机会」被印度爬头取代全球四大交易所地位,建议当局「痛定思痛」勿过份依赖大陆,有必要与欧美重修旧好,「真正国际化」才有望救港。

《彭博》数据指,今年全球24个上市证券和商品交易所大至向好,惟香港则逆市表现最差,大跌逾2成,市值不足4.7万亿美元,目前排在全球第四。相比之下,印度股市今年以来升幅达13%,创历史新高,有望实现连续八年上升,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五大股市,直迫香港。就连IPO新股集资额,今年料香港势跌出全球5甲,被印度超越。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将香港、澳门和中国一并下调评级至「负面」,是因为香港与大陆之间紧密的政治、制度、经济和金融联系,特别提及《港区国安法》及选举制度改变,令香港自主权进一步被侵蚀,影响香港前景发展。

今年以来,通过“讲好香港故事”,勉强引入约30多家企业入驻香港,但大部分其实都是内地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较,含金量少,投机性高,对带动香港经济腾飞作用有限,没有什么可显耀的,

近期,香港与沙特早前签订合作备忘录,令沙特交易所成为港交所认可的交易所之一,亚洲首只沙特ETF上周亦在港上市,但是首日的交易额很低,香港还有什么吸引力可以再吸引外资来投资?

在香港市场,ETF不会带来很多经济利益。反而他到这边来吸钱,他们到这边上市,不是我们到他那边上市,结果是钱流向他们那边。例如香港股民买他的ETF,是港人在给钱他,他在集港人的资本。

但事实上,投资中东对提振港股作用有限,而且港人对中东认识和兴趣有限。香港「应重质,而非盲目求量」,与具备成熟和稳建的投资条件的美国和欧洲等重建投资关系,「始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及纳斯达克交易所,市值是全世界最大,是香港、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合共市值的3倍。大部分起码会赚钱、有息派、企业诚信和管治是高水平」,才可大大增强投资者信心,有望助香港稳坐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否则若现况持续下去,步入「遗址」不远矣。


更多财经视点......

【香港南雅货币交易所CNE.HK<20231209>财经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