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體




港府推亚洲首只沙特ETFC&E提示投资者小心投资风险


在中东局势仍紧张下,香港投资对象却仍紧随中国投向「一带一路」。港府近日宣布,即将推出亚洲首只投资于沙特阿拉伯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通常又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简称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开放式基金。

翻查资料,过去港府曾3次推「伊斯兰教债券」惟反应冷淡,而沙特股市市值和成交量远逊于香港;原油巨擘「沙特阿美」几乎垄断当地股市,市占近7成。有分析指,港府此举反映已无法在欧美市场吸客之下,惟有「走投无路」投向中东;又质疑港府吸金「无术」,改为配合中国拉拢中东,为对方开拓金源;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日前出席论坛致辞时宣布,香港短期内将推出亚洲首只投资于沙特阿拉伯的ETF(下称「沙特ETF」),以配合新一份《施政报告》开拓东盟、中东等新市场,又表明加强香港作为大陆连接全球的「超级联系人角色」。

C&E研究员认为

沙特ETF「有待观望」。提醒港人小心投资风险。

当下,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及纳斯达克交易所,市值是全世界最大,是香港、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合共市值的3倍。而沙特交易所说得最多只是「阿美」(指「沙特阿美」),公司的多元化仍有很多路要走。

「沙特ETF」多元性受质疑

据悉,该「沙特ETF」将投资于追踪当地50家市值最大公司的指数,涉及金融、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包括当地国营石油巨企「沙特阿美」(Saudi Aramco)。不过,单是「沙特阿美」市值在当地3万亿美元证券市值中,已占逾67%,达约2万亿美元,市值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微软和苹果,「沙特ETF」的多元性受质疑。

不少宣传认为,可透过「沙特ETF」间接购买「沙特阿美」。为此,C&E研究员提醒,在以哈战争、俄乌冲突持续下,「一旦局势有变化,油货上落波幅可以很大,投资者亦难以揣测」。简单而言,投资该ETF就是在投资「沙特阿美」,背后想做到多元化又可以做到多少?若是石油期货产品,香港有很多产品可替代。

港府3次发行「伊斯兰债券」市场一直反应冷淡;

港府早于201420152017年在「政府债券计划」下分3次发行共30亿美元的「伊斯兰债券」,惟市场一直反应冷淡,已反映港人对中东或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环境、法律、宗教和投资市场「并不熟悉、兴趣不大」。人们质疑,港府仍再度投向中东市场,是因为「迫于无奈走投无路」。

上市商会早前曾表示,因为欧洲和美国投资者都不来香港,他们(港府)似乎寻找的出路就是中东和东盟。《施政报告》都表明「抢人才」都要去到老挝、尼泊尔,在金融市场上,东盟更加不成熟,似乎可行的路就只有中东这相对富裕的市场。我想问的是,港人对投资这些市场的认知有多少?除了「沙特阿美」,大家对其他成份股的投资背景又有多少认识?

据香港证监会资料,截至20239月底,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的市值,首两位由美国包揽,分别逾达20万亿美元;欧洲排第4,达6万多亿美元;除了中国上海和深圳外,远远抛离排第10位的沙特阿拉伯(市值约3万亿美元),和排第7的香港。

再对比香港和沙特,沙特当地主要指数「Tadawul Arabia Stock Index」(TASI)有逾230只成分股,市值才近3万亿美元;而香港恒生指数的80只成分股,市值就已达近4万亿美元,平均3个月成交额,沙特只有约5千万美元,香港则是逾3亿美元。

「沙特ETF」是否带「政治任务」,惟应「吸金」非「送金」;

沙特股市不比香港活跃,对于将来「沙特ETF」交投情况令人成疑。C&E研究员认为,香港的经济环境不稳下,应要施计「吸金」而非「送金」。

沙特ETF投资中东市场,正面来说是帮助当地融资集资。但香港现需要的是吸引多些IPO、不同市场来港投资。是否香港市场不再吸引,令国际投资者却步?

该「沙特ETF」将由中资「南方东英」管理,该公司表明为中国引入投资,近年在香港投资市场占比愈来愈高。近月《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报道,随中国及沙特阿拉伯的外交关系升温,中国及沙特阿拉伯交易所洽谈让两地的ETF互挂上市,进行谈判。

C&E研究员认为不排除这次香港推出的沙特ETF带有一定「政治任务」,配合中国目前拉拢沙特等中东国家的地缘战略,同时助中国引入资金。


【香港南雅货币交易所CNE.HK财经视点2023115日】